唐诗宋词2024

苏轼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名 作者 朝代 热度
题金山寺回文体
苏轼 80
舒啸亭
苏轼 80
岐亭五首 其三
苏轼 80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苏轼 80
碧落洞
苏轼 79
次韵颜长道送傅倅
苏轼 79
予去杭十六年而復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其二
苏轼 79
武昌西山
苏轼 79
瑞金东明观
苏轼 79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苏轼 79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苏轼 79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其一
苏轼 79
宿余杭法喜寺后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苏轼 79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三
苏轼 79
僧清顺新作垂云亭
苏轼 79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苏轼 79
送别
苏轼 79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 山阴陈迹
苏轼 79
仙都山鹿
苏轼 79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苏轼 79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苏轼 79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其六
苏轼 79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其一
苏轼 79
和仲伯达
苏轼 79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舍出入辄相聚饮酒赋诗近岁不復讲故终篇及之庶几诸公稍復其旧亦太平盛事也
苏轼 79
江月五首 其三
苏轼 79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苏轼 79
大风留金山两日
苏轼 79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苏轼 79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繫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復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 今诗
苏轼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