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2024

朱熹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註》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

诗名 作者 朝代 热度
同安官舍夜作二首 其一
朱熹 169
聚星落成致政陈丈举酒属客出示新诗而仲卿朝瑞及刘范二兄相与继作熹幸以卜邻得陪胜集率尔次韵聊发一笑
朱熹 169
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復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着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幸一笑
朱熹 168
奉酬丘子野表兄饮酒之句
朱熹 168
书邵子尧夫游伊洛四首 其三
朱熹 168
次韵彦采病中口占
朱熹 168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朱熹 168
夜雨二首 其二
朱熹 168
晚步
朱熹 168
醉作三首 其三
朱熹 168
训蒙绝句 辞达而已二首 其二
朱熹 168
昨为许进之书胎仙字因以名其室或疑欠舞字者故作此以解之
朱熹 168
训蒙绝句 先难
朱熹 168
句 迎神三章二章四句一章五句 其二
朱熹 167
寄石斗文
朱熹 167
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復和呈以发一笑 其二
朱熹 167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一
朱熹 167
送单应之往閤山 其二
朱熹 167
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 其二
朱熹 167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一
朱熹 167
次韵寄题芙蕖馆三首 其三
朱熹 167
句 其一
朱熹 167
引年得请伏蒙致政学士契丈特垂庆问宠以佳篇捧玩之余感愧亡量辄借高韵少见谢诚伏幸笑览
朱熹 166
再用前韵
朱熹 166
香茶供养黄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一
朱熹 166
秋夕怀子厚二首 其一
朱熹 166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七
朱熹 166

朱熹 166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二
朱熹 166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 其一
朱熹 166